文化名人

Cultural celebrities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文化名人

温家宝总理与嵩山

发布时间:2014-07-19 01:49:17 点击:1107

 

(一)温总理硕士论文曾专研嵩山地质 

内容提要:

    在中国境内,嵩山地区是出现最早的四块陆地之一,是屹立于中原的独立山系。作为嵩山的一部分,太室山和五指岭在太古时代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分别向西北移动了3公里和7公里。周昆叔提出的嵩山文化圈概念在本报刊发后,许多地质界人士纷纷打来电话说,嵩山文化圈的形成和嵩山本身古老的历史分不开。嵩山究竟什么时候形成的?在嵩山刚刚形成时,中国版图上究竟是一个什么面貌?嵩山从古代到现在的格局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419日,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符光宏向我们详细描述了嵩山的古老历史和沧桑变迁过程。

嵩山的基底形成于36亿年前

 

嵩山的历史肯定大于30亿年,据地质学家们的推测和考证,大约是在36亿年前开始形成。符光宏介绍,地球在46亿年到50亿年前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一个冷冰冰的星际物质凝聚体,不久之后由于在高速的自转并收缩的过程中和地球内放射性物质的蜕变产生热,使地球不断升温,组成地球的固态物质逐渐变得越来越有可塑性。此时,重力作用使重的物质下降,轻的物质上升,这样重的铁、镍等物质成为地核,轻的硅、铝等物质成为地幔和地壳。大约36亿年前,嵩山地区开始有了小块的结晶基底出现。

    嵩山地区最初的地壳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和溢流出的物质构成,但当时嵩山地区还没有露出海平面,在这一时期,地球也几乎被海水全部覆盖。符光宏称。

    符光宏说,说嵩山有36亿年的历史是有着科学依据的,在1988年时,地质学家们曾用同位素测年法对嵩山一块古老的岩石进行了测算,测到岩石中有30亿年前左右形成的单矿物。因为在岩石中,一般要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后才能形成矿物质,所以岩石的形成时间要比矿物质要早一些,据此推断,嵩山最古老岩石的形成时间应该在36亿年前左右。为了把数据搞的更准确,前年有一位地质学家又来到嵩山,取了12个样本,准备对嵩山的岩石再次进行同位素测年,但目前测年结果还没有出来。

25亿年前嵩山露出海平面

    大约在25亿年前,在地球上发生了一次造山运动,因为在嵩山南坡表现的非常明显,因此被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张伯声教授命名为嵩阳运动。也就是在那次运动中,嵩山第一次从海平面以下露了出来。

    符光宏称,当时在中国境内,露出海平面的陆地还很少,只有嵩山地区、泰山地区、五台山地区和鞍山地区四小块。

在嵩山露出海平面后,岩石就开始了风化和剥蚀的过程,山峰渐渐降低,山谷逐渐被添平,许多岩石还在水流等自然因素下被搬运到大海之中。到距今18亿年前,嵩山逐渐又被海水浸谩,直至完全降到海平面之下

    就在这时,地球上又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中岳运动所造成的不整合界面在嵩山中随处都可看到,随着这次造山运动的发生,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华北大陆。

    在嵩山前两次地壳运动过程中,每次地壳运动都经历了造山运动,地壳露出海面,然后经过风化和剥蚀,陆地渐渐被海水浸漫这样一个过程。符光宏说。

    在大约距今5.43亿年前后及距今4.30亿至3.50亿年间,在嵩山地区再次发生地壳运动,被称为少林运动和加里东运动,这两次运动和上两次有所不同,而是一个把地壳整体抬升的过程。

    对于嵩山格局影响较大的还有发生于1.9亿~0.7亿年的燕山运动,在燕山运动前,组成嵩山的少室山、太室山和五指岭是东西连续的山脉,但在燕山运动中,整个嵩山地区的构造运动以断裂为主,把太室山和五指岭分别向西北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

   大约距今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又发生了一次喜玛拉雅构造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嵩山持续抬升,形成了嵩山现在的格局,奠定了现在嵩山外貌的基础。

冰川塑造出嵩山U形谷

    “ 除几次大的构造之外,嵩山的外貌还受到了冰川的作用和影响。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景正君说,这种冰川的影响,在卢崖瀑布处表现的最为明显,卢崖就是冰川槽谷中的一处典型冰坎。

    景正君向记者解释了卢崖瀑布风貌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过程。他说,在距今200多万年前后的第四纪时,北半球发生了一次大冰期,那时侯气候十分寒冷,降雪量很大,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形成了大陆冰盖。此时嵩山位于中纬度地区,也形成了山岳冰川,冰川的源头就在嵩山山岳的上部,终年的积雪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顺山谷下流。在这种作用下,在嵩山上就形成了一些U形谷。

    现在在嵩山上,很容易地就可以看到冰川留下的痕迹,在卢崖瀑布地区,有一些两坡陡峭脊部尖薄如刃的山脊,这样的山脊被称为刃脊,是冰川作用时山岭两侧的冰斗和冰窖向后啮蚀而成的,嵩山上的跑马岭和龙山都是这样的地貌。

角峰是被多个冰斗向后啮蚀形成的形状像金字塔状的山峰,嵩山岭、龙山和跑马岭等山峰的山脊就有很多这样的角峰。嵩山东坡还有数条冰川槽谷,寺里河和龙潭沟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条,河谷中可以看到数个陡坎和凹地相间的阶状地形,这种地形就是冰川掘蚀形成的冰阶,在沟谷两侧的岩壁上,还可以看到钉头鼠尾状的冰川擦痕。

温家宝总理曾写嵩山论文

符光宏称,从嵩山岩石开始形成,经历了大大小小13次地壳运动,才形成了嵩山现在的面貌和格局,可以说是地球地质史的缩影,被地质工作者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百科全书

    符光宏说,在嵩山内,清晰地保存着分别发生于距今25亿年、18亿年和8亿年的嵩阳、中岳和少林三次地壳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遗迹,构造形态极其典型。嵩阳运动显露比较明显的地区有峻极峰石船北、龙山头和玄天庙。中岳运动主要显露在少林水库库岸、三皇寨、塔水磨和五佛山等地点。少林运动在少林寺西山、关口和大岭等地表现的非常典型。

据介绍,在嵩山及其周围近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连续完整地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岩石地层,地学工作者长期以来把嵩山称为五代同堂

    在研究嵩山地质的学者中,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马杏垣为嵩山地质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其对嵩山系统研究和调查二十年的基础上,编著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尤其是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极为详细和全面的阐述和总结。

    据多方了解,这位为嵩山地质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马杏垣院士就是温家宝总理当年上研究生时的导师。中国地质大学一位老教授称,温家宝总理当年撰写的研究生论文关注的就是嵩山问题。

悠久历史创造厚重嵩山文化

    古代人类之所以能在嵩山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区,和嵩山地区悠久古老的地质史有着很大关系。

    “ 嵩山在山体规模上不大不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地形地势上,在高山之间形成了一个百公里以上的盆地,成为古代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域,而嵩山又位于中纬度地带,这样为人类提供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符光宏教授说。

    在古代文明进程中,冶铁技术的发明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古代的嵩山一带,冶铁术和铁矿开采业技术都较为发达。符光宏教授说,在登封市大冶镇庄头附近就发现了古代开采铁矿的遗址。

    嵩山一带古代的冶铁业之所以繁荣,和嵩山的多次地质运动形成了丰富的铁矿有关。符光宏介绍,在地壳中,铁的平均含量并不高,铁元素必须在某些地方集中起来才能形成铁矿,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嵩山曾经历了多次露出地面,然后被海水淹没,然后再次露出,再次淹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恰好为铁元素的集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符光宏说,在古代,嵩山地区不但有发达的冶铁业,还掌握了成熟的铅、锌、银和水晶等开采和冶炼技术,这些都和嵩山地区蕴藏的丰富矿产有关,这些技术的掌握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符光宏还称, 因为嵩山多次的地质运动,还为嵩山带来了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嵩山一带,人们把煤当作燃料的技术也相对悠久一些,在西汉时期,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煤做冶铁的燃料了。

                                  转自张锡磊博客